柳 工(000528):2025年10月13日柳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
时间:2025年10月13日 22:25:37 中财网 |
|
原标题:柳 工:2025年10月13日 柳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投资者关系
活动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 | | 参与单位名称
及人员姓名 | 机构投资者、证券分析师等119位参会人员:
博时基金、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鹏华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天
弘基金、东方基金、西部利得基金、前海开源基金、创金合信基金、大成基金、
万家基金、长信基金、国寿安保基金、国华兴益保险资产、中国人寿资产、工
银安盛人寿保险、阳光资产、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建信养老金管理、太平
洋资产管理、中信保诚资产管理、、红杉中国、富兰克林邓普顿、施罗德投资
管理(香港)、泰康资产管理(香港)、Point72;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证券、财通证券、
东方财富证券、东吴证券、东亚前海证券、方正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
国海证券、国金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华安证券、华福证券、华鑫证券、美银
证券、瑞银证券、山西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太平洋证券、天风证券、西部证
券、信达证券、野村东方证券、长江证券、招商证券、浙商证券、中国银河证
券、中泰证券、中邮证券 | 时间 | 2025年10月13日17:00-18:00 | 地点 | 柳工总部大楼6D会议室、进门财经路演平台 | 上市公司接待
人员姓名 | 董事会秘书黄华琳先生、会计机构负责人樊丽君女士 | 活动主要内容
及问答记录 | 主要交流问答内容:
1.公司前三季度的大致经营情况如何?
答:公司三季度土方机械和其他主要产品的销售保持优于行业增速的水
平,海内外营收预计将延续上半年的增长态势,尤其国际化利润超额完成预算 | | 目标,表现亮眼。公司有信心实现全年346亿元的营业收入目标和稳健的业绩
增长,具体的财务数据请关注公司即将于10月25日披露的三季度报告。
2.三季度装载机业务的表现如何,盈利是否有所改善?
答:自从2025年5月28日全球客户节后,公司T系列装载机已经实现全
面上市,获得市场和客户的一致认可,毛利率实现筑底回升。通过产品结构高
端化、价值和组合营销、智能制造降本等方式,公司有信心在保持装载机尤其
是电动装载机综合竞争力行业领先地位的情况下持续提升毛利水平,公司预期
2026年装载机的盈利表现将会优于2025年。公司不主动参与、也不倡导价格
战,不以市占率为唯一目标,对装载机业务的定位是高质量发展,重点关注提
高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盈利水平,公司将继续努力优化装载机行业生态。
3.请介绍一下三季度和全年计提减值安排,未来减值率是否会下降?
答:除塔机业务外,公司各业务的计提减值基本都在年初预算内。受国内
房地产行业持续下滑低迷影响,国内塔机行业断崖式下跌,导致债权逾期风险
敞口加大。三季度公司对现存风险进行了专项审计和风险排查,出于优化资产
质量、准确反映会计准则的需要,经过严格减值测试后,公司预计会在三季度
对塔机业务加大计提。未来公司将“品质提升”作为经营的核心主线,把全面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优化资产质量,当作公司的重要经营目标,通过革新信用
管理体系、优化减值评估机制、规范减值计提流程、强化减值后管理等举措全
方位推动资产管理工作的落地实施。公司预计减值率将逐步回归至合理水平。
4.公司对可转债赎回与否的态度及安排是怎样的?
答:公司长期尊重和重视投资者的意见,因近期股价表现可能触发可转债
强制赎回的条款,公司针对可转债是否赎回事项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一旦触
发强赎条款,公司会充分考虑市场的声音,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综
合考虑投资者诉求、公司财务情况和市场情况进行审慎决策,决定是否行使赎
回权利。
5.请分享一下公司新一期股权激励的最新进度?
答:公司2024-2025年两期合计回购了5523万股,2.72%的股本,计划用
于新一期的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近期公司就激励事项与广西区国资委进
行了前置沟通,并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分批次激励的合理安排,公司能够建立
起长效的股权激励机制,实现公司利益、员工利益、股东利益的三者共赢。新
一期激励将会继续综合参考市场选择及公司实际,科学设置公司层面和个人层
面的考核指标,并择机推进实施。
6.公司将会采取什么具体措施保障十五五战略目标的实现? | | 答:公司“十五五战略”制定了2030年实现营业收入600亿元的目标,
其中国际收入占比超过60%,净利率不低于8%。主要通过以下几个举措来实现
规划目标:
(1)构建三大增长曲线,打造可持续增长引擎。深耕“土方机械全球业
务”,巩固核心增长引擎;加速发展矿山机械、工业车辆、起重机械、预应力
等具备竞争力基础的产品线,打造第二增长引擎;培育农机、新技术、产业金
融等新业务,布局未来增长引擎。
(2)全球深化区域能力建设。打造覆盖“研、供、产、销、资本”的全
价值链本土化优势,强化本地客户管理与政府关系,提升在核心国家的市场规
模效益及品牌影响力
(3)产品力及海外运营能力提升。加速产品开发迭代,完善产品矩阵,
强化产品竞争力;行业大客户开发等业务举措;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质量管控,
突破运营效能;探索差异化盈利路径,推动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创新。
(4)运营管理能力建设。通过组织和流程变革、过程质量控制、资产质
量优化、激励机制创新等管理举措,有效提升组织运营效能。 | 附件清单(如有) | 无 | 日期 | 2025年10月13日 |
中财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