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镭科技(688270):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臻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时间:2025年09月02日 19:55:34 中财网
原标题:臻镭科技: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臻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浙江臻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人”)作为浙江臻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臻镭科技”或“公司”或“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人。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中信证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半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1、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了现场检查的工作要求。

2、保荐人已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该协议已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与公司的日常沟通、现场回访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并现场查看了公司及募投项目情况。

4、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
(1)查阅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公司治理制度、三会会议材料;(2)查阅公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
(3)查阅公司关联交易明细及相关内部审议文件、信息披露文件;
(4)查阅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
(5)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6)对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公开信息查询;
(7)查询公司公告的各项承诺并核查承诺履行情况;
(8)通过公开网络检索、舆情监控等方式关注与发行人相关的媒体报道情况。

二、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公司所处的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的升级与产品的迭代速度快,以及客户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多,公司需要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持续开展研发创新,从而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的竞争力。如果公司不能准确把握市场及行业发展趋势,未能提前进行储备或布局,或不能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导致公司无法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并对公司未来业务拓展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经营规模仍相对偏小的风险
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20,486.70万元,净利润为6,231.97万元,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的经营规模对较小。公司当前业务经营能力仍相对有限,面对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可能无法承接所有客户的订单需求,因而错失部分业务机会,导致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速存在放缓的可能。

2、订单取得不连续导致业绩波动的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特种行业领域,客户对芯片需求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客户订单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公司客户的订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年度国防预算和终端需求下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突发订单增加或延迟的情况。客户订单的波动将导致公司交付产品或服务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3、供应商管理的风险
公司是采用Fabless模式经营的芯片设计公司,芯片的制造、封装测试工序一般由外协厂商负责,外协加工厂商按照公司的设计图纸及具体要求进行部分工序的作业。且按照行业惯例,芯片的流片需要预付全部或大部分货款方可排期,虽然公司产品流片采用的是成熟制程,仍存在因外协厂商生产排期导致供应量不足、供应延期或外协工厂生产工艺存在不符合公司要求的潜在风险。原材料成本是公司营业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虽然公司经过多年的生产经营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但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则可能造成公司经营业绩出现相应波动。

4、毛利率波动的风险
受益于公司长期积累形成的技术优势及有效的成本控制,公司目前保持较高的毛利率水平。产品毛利率受到市场需求、产能供给、产品附加值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若未来公司的经营规模、产品结构、成本控制、技术创新优势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动,或者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公司产品议价能力下降、成本费用提高或客户的需求发生较大的变化,公司将面临主营业务毛利率出现波动的风险。

(三)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回收的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规模不断增加。截止2025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约为46,187.12万元,应收票据账面价值约为6,400.60万元。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账面价值合计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2.48%。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等下属企业及科研院所,信用状况良好,公司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计提了充分的坏账准备,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或者客户自身发生重大经营困难,公司可能面临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无法收回而增加坏账损失的风险。

2、存货减值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扩大了备货规模,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11,692.54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5.67%。公司的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等构成。为保障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及时响应市场的需求,公司需保持一定的备货,若下游市场发生变化,客户订单减少,将导致公司所购原材料无法正常消耗,存在减值风险。同时,如未来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产品滞销,则可能导致存货发生减值,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税收政策的风险
公司及子公司城芯科技已于2022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复审并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子公司航芯源已于2024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复审并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公司及子公司城芯科技已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重新认定并预计将获得批准,按相关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资质需每三年复审一次。若未来公司及子公司不能满足持续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所得税税收优惠的条件,将面临所得税费用上升、净利润下降的风险。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20〕8号),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按相关规定,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每年核查一次。本期,子公司城芯公司、航芯源公司预计很有可能通过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核查,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集成电路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通知》(财税〔2023〕17号),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允许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公司及子公司城芯公司、航芯源公司为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本期可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

未来如果国家税收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公司及子公司未能通过后续年度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认定、未能通过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认定或未能进入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名单,公司的纳税费用将会上升,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根据公司公告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1-6月,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主要会计数据2025年1-6月2024年1-6月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20,486.7011,798.6073.6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31.97562.961,006.9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289.50-60.56不适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21.14-430.60不适用
主要会计数据2025年6月末2024年末本期末比上年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9,960.11214,143.412.72
总资产233,968.31223,656.514.61
主要财务指标2025年1-6月2024年1-6月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90.03866.6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90.03866.6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股收益(元/股)0.25-不适用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70.26增加2.61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均净资产收益率(%)2.43-0.03增加2.46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32.5156.98减少24.47个百分点
1、本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73.64%,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优化产品结构,业务规模持续扩大,销售额大幅增加所致。

2、本报告期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231.9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669.00万元,同比增加1006.99%。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而销售费用下降、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变化幅度较少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产品可以分为四大业务品类:射频收发及高速高精度ADC/DAC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终端射频前端芯片、微系统及模组,具体产品包括射频收发器、直采收发器、数字波束成形器、运算放大器、时钟分配器、频率综合器、电源管理芯片、电源套片及模块、终端射频前端芯片、微系统及模组等。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市场信息,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等,未发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
单位:万元

项目2025年1-6月2024年1-6月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6,660.186,722.79-0.93
资本化研发投入--不适用
研发投入合计6,660.186,722.79-0.93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32.5156.98减少24.47个百 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不适用
2025年1-6月,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6,660.1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2.610.93% 32.51%
万元,同比下降 ,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变
动幅度较小,占营业收入比例下降,主要系公司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大幅上升所致。

(二)研发进展
单位:万元

序 号项目名称本期投 入金额累计投入 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 水平具体应用前 景
1宇航高可 靠精密电 源系统套 片研究1,495.5011,483.25第一代套片已大批量供货,并广泛应 用于多个装备型号上,客户评价颇高。 第二代套片针对客户需求进行了功能 完善和性能提升,目前已完成初样研 制并在客户端试用针对宇航电源系统高可靠性、高冗余、全功能监测 保护特性,实现开关电源控制、线性电源点负载、 隔离高压驱动、专用控制保护等系列套片,可接入 一次母线进行高压隔离开关变换,并具有二次高精 度稳压、开关保护、高速驱动控制等功能,可重构 形成多型多参数电源变换系统国内 领先空间电源变 换与控制保 护系统
2多路射频 直采收发 芯片及同 步收发系 统研究1,214.7411,091.85完成性能指标遍历性测试、可靠性测 试及鉴定检验等相关试验,客户小批 量试用实现具备同步能力的8收8发宽带直采收发芯片, 并基于所研芯片实现多通道同步收发板卡,具有宽 带、大动态、高集成度等特征国内 领先数字相控 阵、宽带中 频收发系统
3宽带高线 性高效率 射频前端 芯片研究259.432,263.66项目规划中多款芯片已经完成验证, 具备投放市场的条件;其他按照技术 发展和行业需求持续研发,处于样品 生产阶段针对智能终端、5G通信等领域结合新工艺和新架 构,实现宽带射频前端芯片的高线性和高效率指标国内 领先智能终端、 5G通信和 基站
4综合相控 阵微系统 研究756.057,919.20部分频段轻量化前端TR微系统已经 完成样品的验证,具备批量生产条件, 其他产品仍在持续研发。一款相控阵 天线已经完成小批量试产,各项指标 在用户产品中得到验证,可进入量产实现超宽频带多功能相控阵的可重构功能切换和 高密度三维集成国内 领先综合相控阵 雷达
序 号项目名称本期投 入金额累计投入 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 水平具体应用前 景
    阶段;其他相控阵天线产品仍处于研 发阶段   
5基带射频 一 体 化 SDR微系 统研究294.822,802.71部分产品持续供货;其他产品根据技 术发展和市场需求持续研发,正在开 展样品研制实现基带芯片与射频收发芯片的一体化三维集成, 显著降低互连损耗,显著减少对外引脚数量和空间 占用国际 先进数据链终端
6高可靠精 密微电源 模块研究223.791,186.21第一代微电源模块已出货,并在多个 装备型号上使用。第二代电源模块已 经完成多个产品型号的初样设计和验 证,目前正在定型当中。第二代微电 源模块更贴近客户需求,产品性能比 第一代大幅度提升,用户试用反映良 好,需求迫切可直接接入常用装备的供电母线,实现高功率密度 和恶劣环境适应能力的隔离、非隔离微电源模块, 具备高效率、高可靠的拓扑特性,并可监测电源输 入输出电压电流变化情况,具有多种短路过流、过 欠压、过温保护模式国内 领先空间电源变 换领域
7时钟分配 器*发生器 研究137.00697.38已经完成多款产品的研制并出货;第 二代全正向高性能的管脚兼容产品已 完成芯片流片及测试工作,目前处于 用户试用阶段实现具备同步能力的时钟分发及倍频芯片,部分芯 片与对标产品管脚兼容,单片集成多路输出、片内 集成高性能低噪声PLL和可调输出延时链路,具 有高集成度、宽频率范围、极低附加时钟抖动等特 征国内 领先数字相控 阵、通用电 子通信系统
序 号项目名称本期投 入金额累计投入 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 水平具体应用前 景
8高性能射 频直采收 发器研究1,988.827,874.10已经完成2款抗辐照产品的流片,产 品采用三模冗余及抗辐射加固设计, 完成辐照实验,满足抗辐照指标要求。 现处于小批量试用阶段实现具备抗辐照能力,可应用于低轨卫星通信载荷 并具备同步能力的宽带射频直采收发芯片,单片集 成多路收发、超低功耗、高性能时钟电路和数字变 频电路,具有宽带、大动态、高集成度等特征,显 著提高系统集成度、降低功耗、并提升系统性能指 标国际 先进低轨商业卫 星、数字相 控阵、宽带 中频收发系 统
9数字波束 合成芯片 研究290.03439.01已经完成第一代高集成度数字波束合 成芯片的流片和测试,具备多通道、 多波束、快速配置等特征,现处于小 批量试产、推广应用阶段,即将规模 量产,更大带宽、集成更多波束数量 的第二代产品处于研发阶段实现具备抗辐照能力,可应用于低轨卫星通信载荷 的数字波束合成芯片,单片集成多通道、多波束, 具备高集成度、低功耗特征,显著降低系统功耗和 成本国际 先进低轨商业卫 星、数字相 控阵、宽带 中频收发系 统
合 计/6,660.1845,757.37////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新增业务。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查阅了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和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并对大额募集资金支付进行凭证抽查,查阅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实地查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进度,取得上市公司出具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未发现上市公司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存在募集资金使用的重大违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如下:

序号姓名任职情况持股情况
1郁发新董事长、核心 技术人员、控 股股东、实际 控制人直接持有公司45,042,956股; 间接持股:持有杭州晨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51.80%的出资份额、杭州臻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79.64%的出资份额、杭州睿磊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50.88%的出资份额;杭州晨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持有公司10,069,892股、杭州臻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 合伙)持有公司8,438,780股、杭州睿磊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持有公司6,268,276股
2陈浔濛董事、副总经 理无直接持股; 间接持股:持有杭州臻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3.57%的出资份额、杭州晨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0%的出资份额;杭州晨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持有公司10,069,892股、杭州臻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 合伙)持有公司8,438,780股
3谢炳武董事、副总经 理无直接持股; 间接持股:持有杭州晨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序号姓名任职情况持股情况
   3.00%的出资份额、杭州睿磊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5.85%的出资份额;杭州晨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持有公司10,069,892股、杭州睿磊投资合伙企业(有限 合伙)持有公司6,268,276股
4卢超监事无直接持股; 间接持股:持有杭州晨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20%的出资份额;杭州晨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持有公司10,069,892股
5邢宏波监事无直接持股; 间接持股:持有杭州睿磊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3.51%的出资份额;杭州睿磊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持有公司6,268,276股
6吴剑辉核心技术人员无直接持股; 间接持股:持有杭州睿磊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5.85%的出资份额;杭州睿磊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持有公司6,268,276股
7李国儒核心技术人员直接持股11,956股; 间接持股:持有杭州晨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0.00%的出资份额;杭州晨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持有公司10,069,892股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存在质押、冻结情况。

十一、保荐人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