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万兴科技(300624):2025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万兴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 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吴太兵、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熊晨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蒋荷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 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涉及的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 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经营可能面对的风险详见本报告中“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内容, 敬请投资者予以关注并仔细阅读。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37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41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45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52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50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其他相关文件。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 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主要系与权益法核算相关的非持续性的投资收益,详见“第八节、财务报告 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70、投资收益”。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业务涵盖视频创意、绘图创意、文档创意、实用工具四大产品及服务,主要分类及简述如下: 1、视频创意类 公司视频创意类业务提供包含视频、图片、音乐及特效素材资源在内的多种优质视频创意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助 力不同能力的用户高效创作富有特色、个性化的视频内容,更好地实现创意表达或商业变现。近年来,公司视频创意类 软件产品不断融合更多先进生成式 AI创新技术,进一步满足用户多类型、多场景、多端的视频创作需求。公司的视频创 意类软件产品主要包括:
公司绘图创意类业务为用户提供类型多样的绘图创意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能够帮助用户有序构建知识与灵感,绘 制包括思维导图、组织架构、项目管理、平面布置、工艺工程等在内的各类图形图表,赋能企业管理、软件数据、教育 培训、工程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用户轻松实现工作创意的高效实现与转化。公司的绘图创意类软件产品主要包括:
3、文档创意类 公司文档创意类软件产品以行业领先的 PDF处理能力为基础,不断融合新兴技术,拓展产品能力边界,致力于为用 户提供简单、高效、强大的智慧文档服务。产品目前已覆盖桌面端、移动端和在线端,可满足用户多场景下的文档创作、 编辑、阅读、翻译、保护等多样需求,全面提升办公效率和工作体验。公司文档创意类软件主要包括:
公司的实用工具类软件包括覆盖 PC 端和移动端的数据管理和修复工具,能够为同时拥有台式端个人电脑设备和智 能手机、智能平板、手提电脑等多个移动端智能设备的用户提供跨端数据迁移、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安全和设备 管理等服务,以提升用户信息尤其是隐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及可控性;为各类手机文件传输场景提供安全 高效便捷的跨终端文件传输、备份和恢复服务,为各类文件损坏场景提供易用、高效、安全的修复服务等。公司实用工 具类软件主要包括: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视频创意软件业务,积极推动绘图创意、文档创意和实用工具软件业务,实现各领域产品 技术创新与体验提升。作为全球领先的新生代数字创意赋能者,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公司已建成成熟的产品研发及 迭代机制,拥有了业界领先的市场响应能力和全球化的营销推广能力,形成了稳固、可持续的经营发展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自主研发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涵盖市场需求分析、用户调研、产品规划、产品研发、动态优化等产 品研发全生命周期。公司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多渠道深入用户群体,紧密跟踪技术发展,建立线上、线下多维度调研开 发机制,确保产品与技术的持续创新。公司在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的同时,积极开展外部技术合作,目前已与微软、百度、 华为、阿里等知名技术公司和国内外优质资源素材公司开展相关合作,共同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垂类模型效果,促进 AI 产业化落地。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规划,建立了严格的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根据用户数据和反馈快速推进新版本、新功能的研发, 及时响应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用户需求,提升产品体验;另外,公司积极引入优秀技术人才, 通过全方位人才激励政策,确保技术人才与团队的创新积极性,保障公司的技术洞察敏感性和技术创新实力。 2、服务模式 基于软件产品及服务的不同类型、功能与受众群体,以及不同地区的付费习惯,公司用订阅模式重新定义“以用户为 中心”,支持不同时间维度的费用支付方式,满足用户灵活使用的需求。公司持续提升技术能力、更新软件功能、丰富素 材资源,通过各项运营维护与用户体验优化策略,增强用户粘性,延伸用户生命周期,提升用户终身价值。公司在持续 拓展 C端用户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 B端政企业务,面向全球海量用户提供矩阵式创新的产品与服务,实现多端多场景 精细覆盖,为不同类型、多领域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字创意解决方案。 3、营销模式 公司坚持以自主品牌、自建渠道为核心,秉持长期主义的品牌建设理念,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塑造具有持续影响力 的品牌形象。公司以开放合作构建生态网络的思维,整合多元化网络资源,通过综合利用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引擎付费 广告、网络红人推广、展示广告、社会化媒体营销、线上代理营销、邮件营销等网络营销推广模式,持续提升品牌认知 与用户信任度,以线上销售方式向全球消费者提供多端创意软件产品和服务。在稳固的全球营销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公 司采取全球化、多元化、本土化的销售、运营方式,积极探索流量蓝海,紧跟市场趋势,推动营销渠道和形式的优化与 创新,在用户高频触达和深度互动中不断深化用户心智占领,推动品牌声量与全球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力求实现高覆 盖度、高性价比、高转化率的营销效果,夯实品牌在全球市场的长期竞争力。 (三)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定位为全球领先的新生代数字创意赋能者,主要从事视频创意、绘图创意、文档创意、实用工具类软件产品与 服务的研发、销售和运营。公司所属行业为软件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公司归类于“I6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 务业”之“I6513应用软件开发”。 2、行业发展状况 (1)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加速落地,产业规划与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顶层战略规划持续完善产业布局。2025年 4月,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 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2025年 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 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 造装备。” 2024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培育未来产业。 2024 年 7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目标到 2026 年,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50 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 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 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 制定国际标准 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2022 年 1 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我国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目标将从 2020年的 7.8%上升至 2025年的 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 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目标在 2025年突破 14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 12% 以上”。 随着人工智能+在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规划中逐步完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建设与治理框架日趋成熟,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政策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到千行百业,有效助力数字创意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2)全球多模态大模型加速迭代,跨模态融合能力持续突破,模型成本下降推动 AI应用需求爆发 2025 年,海内外大模型厂商密集迭代多模态大模型,3 月阿里发布端到端全模态大模型 Qwen2.5-Omni-7B,OpenAI 推出 GPT-4o原生图像生成功能,4月快手可灵 2.0视频生成模型推出多模态视频编辑功能,5月谷歌 I/O大会发布首个可 生成视频背景音效的 Veo3视频生成模型,6月字节发布 Seedance 1.0 Pro视频生成模型,MiniMax发布基于 NCR全新技 术架构的 Hailuo 02视频生成大模型,7 月阿里开源视频生成模型通义万相 Wan2.2,8 月谷歌 DeepMind 创新发布新一代 通用世界模型——Genie 3,全球多模态大模型百花齐放,跨模态融合的技术能力持续突破。同时,以 DeepSeek 为代表 的国产大模型性能加速赶超海外大模型,根据斯坦福大学 HAI《2025 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在 MMLU、MATH、HumanEval等关键基准上,中美顶尖模型之间的性能差距已从 2023年的 20%迅速缩小至 2024年的 0.3%,近乎持平。随 着国产大模型技术能力加速赶超,国内厂商在多模态应用和商业化市场中有望迎来广阔的增长空间。 图一:斯坦福大学《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中美顶尖大模型在关键基准性能表现得分趋同 自 2022年 ChatGPT出现以来,基于 AI业务 Token消耗的快速提升,全球互联网大厂纷纷进入资本开支高额投入周 期,持续在模型训练和推理端加大算力投入,模型性能快速迭代。与此同时,以 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在性能赶 超海外大模型的同时,以其卓越性价比和出色性能,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 AI 大模型高投入、高算力的固有认知,为 AI 模型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更优质的通用能力,降低大模型的获得、部署和应用成本,加速了 AI 应用的发展。红杉资本 AI Ascent 2025峰会观点表示,过去 20年的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应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而 当前 AI发展已具备强大的算力、高速网络传输能力、大数据、渠道以及人才储备等先决条件,未来在新一轮技术浪潮下, AI应用层的市场空间有望快速爆发。 图二:红杉资本AI Ascent 2025-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市场格局及AI应用层机会展望 (3)全球流量移动化持续演进,视频内容需求攀升,创作者经济蓬勃发展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全球移动端流量快速增长。根据 Statista 数据,2015-2024 年全球网络流量来自 移动端的占比呈现持续上升态势,2017年这一占比超过 50%,到 2024年第四季度已达 62.54%,全球流量移动化加速演 进。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 2025年 6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 15.92亿户,较年初新增 2,141万户,上半年移 动互联网累计流量同比增长 16.4%。 视频是用户消费时间最长的内容形式,根据 QuestMobile数据,截至 2025年 6月我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已 达 12.67 亿,全网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到 7.97 小时,用户规模与使用时长持续增长,其中短视频、在线视频为用户使 用时长增量 Top2 的细分行业。流量移动化催生用户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传统视频制作时间长、成本高,AI 生成视频市场需求有望高速增长。 未来生成式AI有望在各行各业的产业持续加速渗透,根据Bloomberg研究数据,到2032年生成式AI将给硬件、软 件和服务等市场带来 1.8 万亿美元的收入,相当于科技总支出的 14%-16%,常见功能包括摘要生成、个性化推荐、合同 审查、使用对话式用户界面生成图片和视频内容以及内置语言翻译等。 图三:Bloomberg Intelligence-2020-2032年全球生成式AI市场规模预测 (4)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渗透企业应用场景,数字化转型驱动智能化软件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线上办公、协同办公等多场景办公需求升级,AI 在办公领域的应用正逐步重塑企业 的工作方式,赋能企业提升效率、优化资源分配以及提升人才覆盖范围和团队协作能力。根据麦肯锡全球调研,78%的 受访者表示 2024年其所在企业至少在一项业务职能中使用 AI,相比 2023年的 55%大幅增长了 23个百分点。麦肯锡研 究报告指出,在客户运营、市场营销和销售以及软件工程和研发领域,生成式 AI 的投入可能占到功能成本(Functional Cost)的 75%以上,投入规模可达 4,000 亿美元以上,另外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产品研发、风控合规、金融法律等领域 均有望大规模部署 AIGC应用。 图四:麦肯锡全球调研-企业在业务职能中使用AI和生成式AI的占比快速增长 随着各行各业对有效知识管理、头脑风暴和数字化转型项目接受程度地不断增加,企业对于能够自动化和简化工作 流的可视化解决方案的重视程度加深,企业远程工作和团队虚拟协作需求快速提升,高效协作、大幅提升创造力的流程 图、思维导图等绘图工具在办公场景逐步渗透,据 Amphala-Markgruppe 数据显示,流程图软件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75亿美元增长至 2031年的 125亿美元;Market Research预测思维导图软件市场规模将从 2023年的 46.2亿美元增长 至 2031年的 92亿美元。 随着企业数字化、无纸化转型持续深化,电子文档阅读编辑处理需求快速增长,并逐渐从电脑延伸至手机和平板等 多种移动硬件设备。PDF编辑器作为日常办公高频使用工具,据 Market Research预测,其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3年的 24 亿美元增长至 2031 年的 154 亿美元。文档绘图类办公软件已成为数字化办公发展的底座产品,帮助个人和团队工作 向更高效便捷的方向发展,用户需求和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5)AI Agent应用形态加速发展,端侧AI创新加速催生数据管理新需求 随着预训练大模型边际收益受制于 Scaling Law 逐渐达到瓶颈,针对任务的强化学习在推理过程发挥强大作用,AI Agent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加速提升,向 AGI方向持续演进。同时,MCP(模型上下文协议)成为推动 AI应用落地与生 态构建的关键力量,为 Agent提供工具调用能力,推动 AI 从单体智能向生态智能演进。风险测试机构 METR以人类工 程师所需的工作时长来衡量 Agent可完成的任务长度,过去六年 AI可完成的任务长度每 7个月实现翻倍增长,AI Agent 的长任务执行能力呈现指数级增长。 图五:METR-AI的长任务执行能力快速爆发 随着 AI Agent 任务执行能力日趋成熟,各垂类领域智能体应用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根据 Market.us 预测,预计至 2033年全球 AI Agent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391.2亿美元,2024-203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43.8%。 图六:Market.us-全球AI Agent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AI Agent 技术能力的快速演进以及大模型轻量化发展趋势,亦推动端侧 AI 创新加速落地,AI 硬件市场需求持续扩 张。根据 Canalys 预测,未来几年 AI 手机出货量有望持续增长,预计 2025 年 AI 手机渗透率将达到 34%。根据 TechInsights预测,具备 NPU的 AI PC渗透率快速提升,从 2024年的 29%增至 2029年的 95%。AI硬件的换机需求有望 推动产业链升级,促进备份、转机等软件产品需求增长。 图七:Canalys-2024-2029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及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图八:TechInsights-全球具备NPU的AI PC出货量份额预计快速增长 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突破,智能终端性能不断升级,设备更新换代同时也催生了海量数据管理的新需求。根据Cybersecurity Ventures 预测,2025 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 200ZB。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用户通过智能电子设备生产、 存储、传播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量级持续攀升,在信息浏览获取、语音通话、文档、办公绘图、图片和视频拍摄制作等场 景中大量多类型设备同时使用,跨端设备数据传输、管理、修复、优化的需求持续攀升。数据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数据安全保护和数据高效管理已成为用户基础需求之一,全球数据管理市场规模空间有望持续扩大。 3、市场地位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创意软件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在视频创意、绘图创意、文档创意、实用工具等多个细分领 域拥有成熟的产品研发和运营经验,产品涵盖范围广泛、功能全面。公司致力于从产品、技术、素材资源、大数据、云 服务等多维度赋能创意表达,目前已在全球拥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和品牌知名度。 公司旗下万兴喵影/Filmora、万兴脑图/EdrawMind、万兴图示/EdrawMax 荣获 HDC 2025“华为鸿蒙办公卓越体验奖”;万兴播爆/Virbo荣获 G2“2025最佳设计产品 Top50”;万兴 PDF/PDFelement获 G2 2025夏季“文档创意软件领导 者”。此外,万兴科技/Wondershare荣获 DSMC 2025“智慧办公解决方案杰出供应商”奖项,荣登 G2 2025年亚太地区最 佳软件公司 Top30,Training Industry“2025全球 AI内容创作与开发工具供应商 Top 20”,第一新声 2025年“中国最佳 信创协同办公软件厂商”TOP15。 公司长期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自建渠道”的业务模式,在对用户需求与行业趋势的洞察把握、领先技术的快 速跟进转换与产品应用的研发交付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公司产品和服务持续销售至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全球用户 的广泛认可和喜爱。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 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 要求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洞察及产品创新能力 公司重视产品和技术创新,实时洞察用户使用情况,收集用户反馈信息,通过产品快速更新及时响应用户需求,不 断完善产品功能、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产品品质。公司搭建了专业的战略研究和技术创新部门,开展行业调研、市场洞 察、前沿技术与商业机会挖掘,赋能各产品部门进行新产品、新功能的探索和技术实现。近年来公司在音视频垂类AI技 术和创新性 AI 功能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积累与突破,并实现全产品线原有产品的 AI 化与新产品创新孵化。未来,公司 将继续把握新兴数字创意领域的发展机会,紧抓AIGC创新技术的应用机会,在各垂直领域不断推动创意玩法和创新产品 的落地,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夯实数字创意软件矩阵实力。 (二)技术研发与质量保障优势 公司坚持“让世界更有创意”的使命,秉承“以市场为导向、效率协作”的产品研发策略,以DevOps敏捷高效的研 发管理流程和卓越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产品研发。公司推行“用户第一”的产品研发高响应迭代发布机制,以用户体验 为本源,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质量管理为承载,不断通过渐次迭代完善产品功能、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产品质量。公司依 托自主研发的 WES 视频创作引擎,全面支撑多端产品的专业化音视频处理能力与性能优化,并集成 AI XE 引擎,实现音 视频编辑全流程的深度 AI 赋能。在持续巩固“创意编辑工具”核心能力的同时,公司前瞻布局 AIGC 领域,推出万兴 “天幕”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并不断迭代多模态AI能力,优化算法与模型架构。公司始终将提升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 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持续加大前沿技术投入,将先进AI技术快速落地至产品,不断推动产品创新升级,巩固行业技术 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培养了一支人员稳定、技术实力较强的技术团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 871 人专门从事 相应产品的研发工作,占公司员工总数约55%,有效支撑公司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三)全球化市场及品牌优势 公司一直坚持“全球运营”理念,致力于全球市场布局与开拓,已在海外市场渠道营销和海外用户运营方面建立了 深厚基础。公司目前已在北美、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主要销售区域设立了分公司或子公司,销售客户遍及全球 200 多 个国家和地区。公司通过大力吸纳多语种、多文化背景、熟悉海外市场的外籍和归国精英人才,开展全球各国家(地区) 的产品本地化、海外品牌推广、市场拓展等工作,并建立了全球协同的高效办公系统,为世界各地的员工顺畅合作、和 谐工作提供保障。 针对全球用户,公司及时洞察并适应全球不同区域市场需求,为全球不同区域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产品解决方案, 并根据产品在不同语言国家的销售红利贡献情况,实施因地制宜的推广策略。近年,公司持续深耕欧美日市场,实现了 主流市场知名度和销售额的持续增长,并同步继续大力开拓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汉语、德语、法语、意语、葡语、西语、 韩语等非英语市场,持续深化本地化运营策略,确保合理的产出效益,保证全球化布局及运营优势。 (四)精英人才团队及平台建设能力 公司高度重视精英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已形成来自剑桥、帝国理工、约翰霍普金斯、清华、复旦、南开等国内外知 名高校的精英人才团队,并将人才运营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持续拓宽全球人才引进渠道,储备并培养大量研发、产品、 运营和管理人才,形成了人才培养、人才成就和人才激励的多维人才选育用留机制,为员工打造成就事业、实现价值的 职业舞台。公司以“大平台、中产品、小团队”的组织管理策略,通过快速组织裂变和有效的人力资源策略,鼓励优秀 人才利用公司资源+AI中台“带薪创业”,获得职业成功,凝聚精英人才,激发组织活力。 为提升业务数据化运营能力,公司打造大数据与云平台中台,完成基础平台建设和用户运营体系的搭建与迭代优化, 以支撑多地域、多产品团队信息共享,依托数据理性共同决策,促使业务快速、高效开展,实现公司管理专业化、业务 一体化和决策高效化,优化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的灵魂,公司因梦想而生、因文化而强,建设了独具特色的“三勤六和”村落式文化,基于“地球即村落”的理念与全球用户、员工及所有合作方坦诚相待、和谐共处,确保了全员底层价值观统一,为共同的使 命、愿景和目标而努力奋斗。公司以开放的视角支持全球协同办公,拓宽视野并提升员工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让不同的 文化与思想进行交流、碰撞,营造开放、共享、多元的文化氛围。持续举办“兴创杯”、AI视频大赛、AI挑战赛等各类 创新创意大赛,高频开设内外部AI工具使用与市场洞察课程,为有梦想、敢创想的员工打造释放个体价值的成长平台。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2025 年,全球 AIGC产业向多模态融合与智能体化方向演进,内容创作需求持续爆发,大模型在多行业、多场景应 用加速落地。公司持续深耕数字创意软件主业,专注夯实产品质量,以矩阵形式构筑多端产品优势,持续扩张产品移动 化阵地,并在原有产品 AI功能不断改造升级的同时持续孵化 AI原生应用,积极迎合新生代用户从传统专业工具向 AI创 新工具领域渗透,以移动化、AI 化驱动产品增长引擎新动能;营销方面,公司持续面向长期加强品牌建设、拓展营销渠 道,强化全球化、多元化市场布局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60 亿元,同比增长 7.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5,280.9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453.46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全面拥抱 AIGC,加大研发投入布局前沿技术,发布了自研的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万兴天幕 2.0, 实现了音视频垂类原子能力的全面跃升,助力应用侧产品内多模态能力提升的同时优化性价比;持续开放引入第三方通 用大模型,“双模驱动”赋能应用 AI化创新加速;公司内部全面升级 AI云平台架构,赋能产品 AI创新加速落地,并大 力引入多样化 AI工具助力经营提效。在生态建设方面,公司持续加强与华为、微软、联想等国内外软硬件企业的合作联 动,提升产品及企业竞争力,助力 AI生态发展。 2025上半年,公司管理层主要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1、自研万兴天幕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全面升级 2.0 版本,持续开放引入第三方通用大模型,“双模驱动”加速产 品AI化创新 公司始终保持对 AIGC前沿技术的紧密关注和前瞻布局,于 2024年 1月首次发布了万兴天幕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 并对 AI原子能力持续优化迭代;今年更新优质基座模型,并加速打磨音视频垂类能力,于 2025年 6月正式发布万兴天 幕 2.0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依托公司海量音视频与用户行为数据积淀,实现了垂类原子能力的全面跃升,相比 1.0版本 性能平均提升约 90%,在专业级运镜设计、多层次立体音效生成、首尾帧智能补齐与过渡内容创作等方面具备特色优势; 在国内权威大模型评测平台 SuperCLUE 发布的《7 月文生视频大模型全球榜单》中,万兴天幕 2.0 基模的文生视频性能 位列国内 Top5,在通用能力、场景应用能力方面表现均位居行业前列。 万兴天幕 2.0提供一站式音视频多媒体创作解决方案,面向专业创作者上线 Web端“万兴天幕创作广场”,面向开 发者和企业用户开放 API 平台“万兴天幕创作引擎”并支持 MCP 协议,面向普通创作者上线移动端 App“万兴天幕 AI”。基于万兴天幕 2.0,创作者可实现视频生成(文生视频/图生视频/视频续写等)、图片生成(文生图/局部重绘/参 考图生图等)、音频生成(文生音乐/文生音效/文生语音/视频配乐等)多样化的创作需求,赋能影视、传媒、设计、营 销等多行业创作者高效创意表达。其中,视频生成通过智能物理引擎模拟真实物理规律,支持数十种专业运镜;图片生 成针对姿势/边缘/景深/主体等主流控制条件提升可控效果;音频生成的可用性大幅提升,Audiobox 音效效果评分行业领 先;此外平台高效适配国产算力,算力成本显著降低,可满足全球用户大规模、更经济的 AI功能调用需求,推进 AI视 频创作向着更真实、更可控、更快速、更高性价比的方向发展。 公司采取“双模驱动”战略,在持续投入自研垂类大模型的同时,开放引入优质的第三方通用大模型,为应用侧不 同场景和需求提供全方位灵活支持,推动产品内文本/图片/视频等多模态能力加速提升,已完成 OpenAI、谷歌、Pika、 百度、阿里、Kimi、Minimax 等一批外部厂商优质大模型能力接入。公司敏锐洞察市场技术进展和用户需求升级趋势, 将自研算法能力组合落地创新功能于泛娱乐、泛营销、泛知识等多个应用场景,以广泛覆盖音视频创作各细分领域多端 用户,2025上半年 AI服务器调用量超 5亿次,同比增长超过 2倍,用户 AI功能使用量持续攀升。 2、夯实产品质量,以矩阵形式构筑多端产品优势,移动化+AI化成为驱动产品增长新引擎 公司始终秉承“质量为本,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持续夯实产品质量,重视用户声音与客诉解决,报告期内在全 公司范围开展产品质量提升和用户声音传递的专项行动,建立起高标准、多层级的质量管理体系,全方位数据复盘,优 化产品核心功能及动线,建立从需求创建、交付到用户反馈全流程数据闭环度量体系,以数据驱动研发快速响应与产品 优化迭代;不断强化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重视用户声音,高频用户访谈,高效客诉解决,上半年公司依据用户建 议和诉求完成产品侧近 6,000 项需求落地,总体用户反馈解决率显著提升超过 20%,实现用户反馈闭环,全面优化用户 体验。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扩张产品移动化阵地,并在原有产品 AI 功能不断改造升级的同时持续进行 AI 原生应用的孵化, 积极迎合新生代用户从传统专业工具向AI创新工具领域渗透,扩宽业务阵地,实现多端产品协同发展,放大公司矩阵式 产品综合价值。2025 上半年,公司移动端产品收入同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占比超过 20%,付费用户持续扩张,带动产 品月流水不断攀升;AI原生应用收入超过6,000万元,付费用户数和收入同比增长均达2倍,AI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1)视频创意类产品万兴喵影/Filmora持续进行V14大版本的高频优化迭代,上半年发布52个迭代版本,上线AI灵感成片、资源广场、高精度音频、STT说话者识别等20余项创新功能,桌面端AI功能渗透率超过40%;Filmora移动 端产品持续推进 AI 功能升级和用户交互体验优化,配合热点内容策略与本地化精细运营,产品 AI 创意玩法在Instagram、Tiktok 等社媒平台产生多个破千万播放量的爆款视频,在 Google play 视频播放和编辑器品类下多国畅销 榜最高位列第1,产品用户认知度不断提升,推动收入持续增长。 (2)绘图创意类产品万兴脑图/EdrawMind关注用户核心需求,全新上线全自由布局功能,并升级AI生成PPT功能, 生成速度提升5倍,新增生成单页PPT的能力,支持导图分支一键生成单页PPT;万兴图示/EdrawMax构建起AI图示底 座能力,上线 AI 生成图示、AI 一键绘同款、移动端拍照转专业图表功能和 AI PPT 插件,赋能各端用户运用 AI 释放创 意,提升用户粘性,整体AI功能次日留存率提升6pct。 (3)文档创意类产品万兴 PDF/PDFelement 持续提升用户高频需求场景专业能力,上线文字转曲、PDF 拼图、智能 识别裁剪等一批实用功能,同时不断打磨AI功能产品力,大幅提升AI 问答、PDF全文翻译输出速度,产品内AI收入同 比实现超过翻倍增长;进一步强化三端一体定位,支持更多移动端、云端功能,上半年移动端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5%。 (4)实用工具类产品矩阵化布局下的多元优势显现,实现多个细分用户场景需求的精准把握。其中,万兴恢复专家 /Recoverit 聚焦用户声音,深度打磨产品质量,推进外接存储设备和 Mac 生态的专项优化,上半年 TrustPilot 评分提 升12%,推动产品收入快速增长;转机工具MobileTrans等四款移动端产品位列2025上半年Sensor Tower全球Google Play工具类收入榜单Top100;同时上线AI卡路里新品CalBye,共同助力实用工具业务线同比增速达20.62%,进一步构 筑多端矩阵化产品增长驱动力。 3、AI云平台架构升级赋能产品AI创新加速落地,大力运用AI助力公司经营提质增效 为赋能产品侧 AI 创新加速落地,上半年公司完成了 AI 云平台架构和服务的全面升级,构建起一站式 AI 创新能力 平台,提供包括内外部算法集成、工作流编排、演示体验中心、运营配置工具等全套能力体系,加强对算法模型等数据 资产的管理,第三方大模型 API 最快可实现“T+2h”接入,MCP 配置工具可将云端 API 服务一键适配 MCP 协议,为产品 业务提供高效、稳定、能力全面的云端AI创新基座。同时,公司通过资源的系统性管控与智能化调度实现产品体验与成 本最优,提升了算力使用效率,算法上线时间大幅缩短,成本显著降低,从而极大地支持了AI算法能力在各产品线加速 落地。 在内部经营管理方面,公司全面开放拥抱各类AI工具,通过引入AI代码、AI客服、AI面试等多元化工具全方位提效,上半年 GitHub Copilot、通义灵码等 AI 代码工具协助 600 余人次高效生成代码,AI 代码占比提升至 40%以上,从 而显著提升了研发需求交付效率,有效缩短研发迭代周期;AI 智能客服持续功能调优和完善语种覆盖,用户会话解决率 已提升至近 90%,为公司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AI 面试、AI 人才库管理等的运用实现了更高效、精准的人才匹配,大幅 提升了公司人才招聘与管理的效率。公司积极举办“AI 共创赛”、“AI 分享会”等活动调动全员 AI 工具学习和使用氛 围,建立起内部AI赋能经营提质增效的长效机制。 4、加强全球产业联动,探索外部合作机遇,共建AI创新生态 一直以来,公司保持开放态度积极与全球产业内企业保持友好合作,加强与内容创意产业、硬件厂商和技术公司的 链接。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参与鸿蒙生态建设,与鸿蒙电脑深度共创,旗下万兴喵影、万兴脑图、万兴图示 3 款产品均 为首批鸿蒙电脑预装软件,其中万兴脑图鸿蒙版深度融合鸿蒙系统级AI小艺,支持语音生成思维导图,万兴喵影鸿蒙版 实现20余项专业功能适配,并深度适配鸿蒙折叠屏电脑实现双屏多指全触控剪辑。 此外,万兴喵影/Filmora 作为首批支持英伟达 GeForce RTX 50 系列 GPU 的视频创意软件之一,专业视频处理能力 与视频导出速度大幅提升,荣获“2024年度NVIDIA中国区GeForce RTX AI领航协作奖”;万兴喵影/Filmora还融合微 软AIPC生态,升级AI Mate视频编辑助手功能、语义搜索及知识检索API,桌面端产品支持以“自然语言驱动创作”本 地运行 AI 编辑指令,重塑智能剪辑交互方式,在微软 Build 开发者大会获得微软高层现场演示推荐。公司正持续加强 AI软硬件产业联动,共建AI创新生态。 5、全球化、多元化、本土化营销升级,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奠定长期发展基础 公司通过自建渠道独立运营与开放合作共建生态相结合的模式,采取全球化、多元化、本土化的销售、运营方式, 配合产品多端化、AI 化转型需求,打通移动流量转化通路,把握 AI 时代流量机遇,加强社媒热点内容运营与集团品牌 建设,拓展多渠道流量来源,占领用户心智,上半年社媒内容曝光数突破 25 亿次,同比提升超 150%,品牌声量与知名 度持续提升,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收入加速增长,公司全球化、多元化市场布局优势持续显现。 报告期内,公司多举措实施本地化品牌营销策略,举办多场用户主题活动等,打造多个千万级播放量的爆款视频, 加强与各地各产品用户的交流,及时响应、高频互动,实现品牌知名度的有力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出席 LEAP 2025 科 技展、2025 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GITEX Europe科技盛会、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AICon全球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 大会、华为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HDC 2025 华为开发者大会等全球线下科技展会,拓宽用户覆盖范围。多举措并 施实现报告期销售费用率环比下降5pct,助力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 6、内培外引,打造富有活力的奋斗团队,加速高端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公司将人才视为最重要的资产,积极打造年轻且富有活力的高战斗力团队,引进优质高潜应届生、高端人才及创新 型人才,通过内部培养提拔和外部招募引入相结合的人才建设机制,扩充高端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强化产品创新实力 与人才丰富度,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助力公司长期战略目标实现。 同时,公司大力进行内部人才培养,把员工素质提升和组织人效升级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命题,鼓励员工长期成长, 人才综合素质稳步提升,持续夯实精英化团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岗总人数为1,589人,研发人员占比约55%。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 要求: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单位:元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服务器费用同比增长90.91%,主要系AI服务器费用增长所致。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 |